神經網絡反向傳播算法(Backpropagation Algorithm)是一種用于訓練多層前饋神經網絡的監(jiān)督學習算法。它通過最小化損失函數(shù)來調整網絡的權重和偏置,從而提高網絡的預測性能。本文將介紹反向傳播算法的推導過程,包括前向傳播、損失函數(shù)、梯度計算和權重更新等步驟。
- 前向傳播
 
前向傳播是神經網絡中信息從輸入層到輸出層的傳遞過程。在多層前饋神經網絡中,每個神經元都與前一層的所有神經元相連,并通過激活函數(shù)進行非線性變換。假設我們有一個包含L層的神經網絡,其中第l層有n_l個神經元。對于第l層的第i個神經元,其輸入為x_l^i,輸出為a_l^i,權重為w_l^i,偏置為b_l^i。則有:
a_l^i = f(z_l^i) = f(∑(w_l^j * a_{l-1}^j) + b_l^i)
其中,z_l^i是第l層第i個神經元的輸入加權和,f(·)是激活函數(shù),如Sigmoid、Tanh或ReLU等。
- 損失函數(shù)
 
損失函數(shù)用于衡量神經網絡預測值與實際值之間的差異。常見的損失函數(shù)有均方誤差(MSE)、交叉熵損失(Cross-Entropy Loss)等。對于二分類問題,我們可以使用以下形式的交叉熵損失函數(shù):
L(y, a) = -[y * log(a) + (1 - y) * log(1 - a)]
其中,y是實際值(0或1),a是神經網絡的預測值。
- 梯度計算
 
梯度計算是反向傳播算法的核心,它涉及到對損失函數(shù)關于權重和偏置的偏導數(shù)的計算。我們的目標是找到損失函數(shù)的最小值,因此需要計算梯度并更新權重和偏置。
首先,我們需要計算輸出層的梯度。對于第L層的第i個神經元,其梯度可以表示為:
?L/?a_L^i = ?L/?z_L^i * ?z_L^i/?a_L^i = (a_L^i - y_i) * f'(z_L^i)
其中,y_i是第i個樣本的實際值,f'(z_L^i)是激活函數(shù)的導數(shù)。
接下來,我們需要計算隱藏層的梯度。對于第l層的第i個神經元,其梯度可以表示為:
?L/?a_l^i = ∑(?L/?z_L^j * w_L^j * ?z_L^j/?a_l^i) * f'(z_l^i)
這里,我們使用了鏈式法則來計算梯度。對于權重w_l^i和偏置b_l^i,它們的梯度可以表示為:
?L/?w_l^i = ?L/?z_l^i * x_{l-1}^i
 ?L/?b_l^i = ?L/?z_l^i
- 權重更新
 
在計算出梯度后,我們可以使用梯度下降法或其他優(yōu)化算法來更新權重和偏置。權重更新的公式如下:
w_l^i = w_l^i - α * ?L/?w_l^i
 b_l^i = b_l^i - α * ?L/?b_l^i
其中,α是學習率,一個超參數(shù),用于控制權重更新的步長。
- 反向傳播算法的實現(xiàn)
 
反向傳播算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驟:
- 初始化網絡權重和偏置。
 - 對于每個訓練樣本,執(zhí)行前向傳播,計算輸出層的激活值。
 - 計算損失函數(shù)值。
 - 使用鏈式法則計算每個層的梯度。
 - 更新權重和偏置。
 - 重復步驟2-5,直到滿足停止條件(如達到預定的迭代次數(shù)或損失函數(shù)值低于某個閾值)。
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神經網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關注
關注
42文章
4821瀏覽量
106428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函數(shù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關注
關注
3文章
4403瀏覽量
66599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神經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關注
關注
1文章
369瀏覽量
19075 
發(fā)布評論請先 登錄
【案例分享】基于BP算法的前饋神經網絡
BP(BackPropagation)反向傳播神經網絡介紹及公式推導
    
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神經網絡反向傳播算法的推導過程
                
 
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評論